國內SaaS的發展并不算晚,早在1989年求伯君就寫出了WPS 1.0、1998年用友開始進入企業管理與服務領域、在2000年左右SaaS概念在中國落地;企業逐漸試水,同時國際互聯網公司也在國內市場布局。
但是縱觀國內市場,近10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和超速發展,一波接一波的流量浪潮,風口公司和業務不斷涌現,社交、O2O、直播和短視頻等各家互聯網巨頭形成割據之勢。
同樣是乘互聯網、云計算之勢快速崛起并盈利的SaaS公司卻幾乎沒有。
為什么SaaS在中國的發展沒有像2C公司一樣成功和順利?
國際市場上,同樣是2000年左右開始發力的SaaS平臺,Salesforce、SAP、Workday目前已經成為各自行業的標桿企業,不論是其市值還是利潤遠遠超過國內領先的SaaS公司。
2018年中國企業級SaaS市場規模達到了243.5億人民幣,而2019年僅Salesforce的收入超過900億人民幣(數據來源艾瑞咨詢),是整個中國企業SaaS行業收入的3倍多。
為什么國內的SaaS公司沒有如此大的規模?
與身邊從事SaaS系統的產品、銷售和運營朋友說起目前SaaS行業所處的困境——產品難設計、運營難推廣、銷售難成單、客戶難續費、功能難標準化。
中國SaaS的問題到底出在哪里?
雖然SaaS在國內的發展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,但是隨著新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、人口紅利消失、移動互聯網格局穩定,讓人們的視線再次回到“企業服務”的市場。
2018-2019年互聯網獲得投資的項目中34%的資金都流到了企業服務中,其份額甚至大于第二和第三獲投的資金之和;
2020年疫情風口中出現的疫情排查,智能醫療服務、智能機器人外呼、視頻會議、協同OA、網絡授課等一系列的企業發展剛需工具再次證明B端的巨大市場和發展潛力。
市場、資本和環境已經配置好,新一輪SaaS風口已經到來?
疫情讓人們看到了AI代替人工的無限可能,在解放人力的同時,為企業輸出解決方案,尤其是針對人力密集的金融、教育、醫療等行業。
疫情期間,特殊的辦公環境引發對人工智能的強烈需求,特別是大型企業、政府機構對SaaS接受和合作意愿提高,行業進入壁壘降低,金融、教育和政府機構將成為各大廠商的必爭之地。
在通用的工具SaaS領域,需要更加精細化的場景設定分類:聚焦業務問題、發散應用場景、從單純可有可無的“軟件工具”向不得不用的“服務工具”發展;
在諸多細分賽道的行業領域,需要更多的商業應用嘗試,根據市場和用戶的需求發展更加靈活的商業模式;
在解決了場景化和商業化的問題之后,面對用戶的個性化需求,標準版SaaS產品很難同時兼顧多個客戶的定制化需求。
PaaS(Platform as a software)可以理解為具有一系列部署和擴展自動化,應用程序管理和DevOps工具的開發平臺;相對于SaaS,可以專門為企業提供特定快速、高效構建能力,尤其對于缺乏IT基因的工業企業來說,提供了一種靈活開發、快速部署、簡單運維的數字化開發模式。
蘇公網安備 32021402000219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