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條大腿:QQ 和微信,負責前進/擴展/延伸/跨越
左胳膊:新聞/視頻等門戶業務,負責傳播/影響/行業
右胳膊:瀏覽器/管家/應用寶等工具,負責流量/合作/共贏
軀干:游戲,負責核心收入/消化/產出
大腦:金融/支付/投資業務,負責戰略部署和獲取長遠收益
內臟和血液:其他增值業務和相關產品,豐富產品線/內部連接銜接/穩固疆界/保證健康運轉
在公司層面也有內部競爭,也要存在并存、制約、促進,這樣才會出現更好的產品,而且可以讓雙方產品團隊發揮出自己的潛能,使存在更有意義,還能在競爭中尋找差異化,針對不同人群做出差異化功能,例如亂七八糟的會員特權、彩色的裝扮、頭像掛件等。
就一般用戶而言,QQ的操作是過于繁瑣復雜的,而且多余的功能太多,影響非會員用戶的體驗。
張小龍做微信是一切從簡,好的產品經理會加法也要會減法,去除多余功能,留下的只能是朋友之間的互動,并且注冊方便簡單, 現在能用上智能手機的,必然有一個手機號,像很多不懂拼音的人可以直接發送語音。例如我朋友的媽媽不懂拼音,有了微信以后可以用語音詢問他的孩子近況,而且不用一直打電話,造成話題匱乏,你一言我一語更有互動性,而且不是實時的,哪怕孩子在工作,可以回微信,不方便一直打電話。
論微信火的原因也是奠定了和QQ同時成為霸主的優秀功能是「搖一搖、附近的人」 。性是互聯網的第一生產力,性從哪里來?哪里來的更刺激,答:陌生人。
微信發展起來的根本原因是社交關系的繼承與擴展!
仔細想下,尤其是最早用微信的那一批用戶,你的微信好友,是不是一部分繼承之QQ,任何周圍人開始使用后,慢慢的擴展了更多的好友,而QQ上的一部分好友,并沒有加到微信中來。
尤其80、90后那批最早開始用微信的用戶,QQ都有從小到大各種朋友、同學,但只有一部分轉移到了微信上,再加上擴展的新好友,構成了一個新的社交網絡,這是一個自年齡增長帶來的一個剛性需求,篩選社交關系。
簡單的說,微信最早本質還不是聊天,附加的那些功能,QQ做不出來,做不到?實際上是用戶自身社交關系的篩選和轉移,在這么一個契機,才造成了微信繁榮的現象。
這是第一次大規模的社交關系轉移,還有第二次,不出意外的話,還是騰訊家的軟件,因為騰訊擁有中國最完整的社交網絡,下一次,發生在手機硬件革命的時候。
蘇公網安備 32021402000219號